今天因为下雨没有出去,刚刚发现一条消息《教育部拟调整44个汉字写法引争议》。
我惊讶的发现里面“杂”的最后一笔要改为捺,中间的竖钩要改为竖。于是我没办法不想起童年学习写字的岁月。
“杂”是我当时我最容易写错的字之一,因为我总是把下面那部分写成和“染”是一样的。因为这个我也没少被老师说。
我实在猜不透教育部要干什么,也许是大家都有和我一样写错的习惯,真的是大家都错不算错吗?
我又想起小时候“火”字的笔顺是“点、撇、点、捺”,等我上了中学的时候变成了“点、点、撇、捺”。
还有小学的时候经常因为“地”与“的”的用法弄不清挨批,到了初中课本上又说用“地(de)”字的地方一般可以用“的”来代替。这个弯老师还没转过来呢,高中又改回来了,说“的”和“地”还是要区别使用的。
这些都是我经历过的。
还有一些我没有经历过的,“呆板”本来读"ái bǎn”,到我们学的时候改成"dāi bǎn”了,“女婿”本来读“nǚ xì”,到我们学的时候变成“nǚ xù”了,还有“机械”本来读“机jiè”,“岛屿”本来读“岛xú”等等。小时候,上一辈和我们交流,我们总是习惯于互相纠正对方发音。